本文摘要:退耕还林20年荒山秃岭都不见——来自延安的报道“我家住在黄土高坡,大风从坡上刮过”,纵横的沟峁中、光秃秃的山梁上风沙漫布,曾是陕西延安给人们的印象。
退耕还林20年荒山秃岭都不见——来自延安的报道“我家住在黄土高坡,大风从坡上刮过”,纵横的沟峁中、光秃秃的山梁上风沙漫布,曾是陕西延安给人们的印象。然而,对近些年来过延安的人来说,眼前的景象完全颠覆:哪见荒山秃岭?触目皆是青山。
记忆中的荒山秃岭在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,53岁的闫志雄坐在自家小院中,讲述起20多年前的景象。那时候,这些山几乎都是秃的,去山上种地,一棵能遮阴的树都找不到。一刮风,黄土、沙尘遮天蔽日。
山扛不了风,地保不住水。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,却常常连播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。
“下一场山水褪一层泥,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,村里人每家种几十亩地,却还可能饿肚子。”闫志雄说。“山是和尚头,臭水沟里流。
”这是老百姓对那时延安山水的比喻。资料显示,20世纪末,延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.88万平方公里,每年流入黄河泥沙2.58亿吨,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。56岁的柴继军是延安市甘谷驿镇何家沟村村民。
回忆起过去的苦日子,柴继军说:“每年三四月风沙季,风沙大得眼睛都睁不开。”1999年,中央启动退耕还林政策,延安人从“兄妹开荒”变为“兄妹造林”,这为黄土高原上的延安带来了绿色转机。艰辛努力逆转生态退耕还林20年,延安共完成退耕还林1077.46万亩,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46%提高到2017年的81.3%。
气象资料显示,退耕还林后,延安沙尘天气明显减少。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,入黄泥沙量从退耕前的每年2.58亿吨降为0.31亿吨。在这些“生态逆转”数字的背后,是延安人付出的艰辛努力。从闫志雄家的小院向四周眺望,蓝天下青山环绕,绿水依傍。
跟着闫志雄,我们一路爬到山顶,他指着周围连绵的青山说:“从这里能望见的这些山,都是我们村里的。山上的林子,都是我们村民一棵一棵栽起来的。”漫步在林中,发现树木高低错落,粗细不一。
闫志雄说:“在延安这样干旱缺水的地方,种树很难一次成活,需要经过三年中五六次的补种才能长起来,一片林子往往是‘爷爷孙子五辈树’。”和“插个树枝就能活”的江南不同,为了种树,延安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。一年中的春、秋两季,是种树的季节,而天气这时往往还很冷。在延安黄河两岸的白于山区,为了在陡峭的山崖上种树,农民们把树苗放在背后的背篓中,手脚并用地爬上去。
在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提供的4张卫星遥感植被覆盖度图像中,从2000年的“半黄半绿”到2010年的“一片碧绿”,再到2015年的“整片深绿”,时间的刻度显示出生态恢复的艰辛历程。“绿海”中的“金饭碗”延安的绿水青山,不仅扭转了当地的生态环境,还改变了农民“面朝黄土背朝天,广种薄收难温饱”的生活状况,以生态巨变促农民脱贫致富,生动地诠释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
退耕还林后,植树造林一度成为柴继军家五口人的“中心工作”,“一个坑一个坑挖,一棵树一棵树栽。这些树现在长成林了。我们这里气候也好了,泥石流也没有了。
”随着生态环境一起改变的,还有柴继军的生活。柴继军的新家在沟口,从新家一路向沟里走,沿路野花繁盛,百亩荷花也被花海环绕,与周边的青山相间如画。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吸引上万游客前来观赏。柴继军家所在的甘谷驿镇,正在打造红薯小镇、生态小镇、旅游小镇,让植树造林的成果真正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新契机。
柴继军说,未来结合镇上的发展,村上的百亩荷塘会吸引更多游客,而旅游服务业也将会是村民新的收入来源。在延安,宝塔、安塞的山地苹果,延长、宜川的花椒,延川的红枣,黄龙的板栗、核桃,成为退耕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。在主导产业支撑下,延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退耕前的1356元提高到2017年的11525元。
延安市林业局局长付天平介绍,目前整个延安林果面积已达676万亩,实现产值在百亿元以上,森林旅游年直接收入达1.2亿元,林下经济年收入8.1亿元。(记者姜辰蓉)。
本文来源:美高梅MGM-www.wjjmm.com
我要加盟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